刚刚添加班主任微信怎么沟通(高情商家长与班主任沟通聊天记录)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作为班主任,一下班手机就一直被家长的各种问候消息打扰。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给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但实际上很多时候这些对话都是无效的。
作为老师,你更希望家长给你发什么样的信息呢?看看你是不是在正确地沟通?
放下虚伪,保持真诚有效
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适当地与陌生老师打招呼时,不可避免地会说一些客套话。
过多的客套话反而会成为沟通的负担。试想一下:假如几十个家长都在说一些礼节性话语,老师也会应付不过来。
作为家长,我们在沟通时要保持礼貌和真诚,将“客气”表现在与老师讨论问题的态度上,而不是故意说一堆客套话,这样能减少老师回复消息的频率。这本身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和礼貌。
围绕有效信息进行沟通
家长总是认为自己孩子的一切都值得关注,但是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教育孩子也是分阶段和有方向的。
对老师来说,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有效的?
以刚入园的幼儿为例,如果老师清楚地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类型、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等特点,就能更快地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下面这位妈妈给老师的消息就属于有效信息:
这段话首先表达了对老师的赞美,然后明确了此次沟通的目的,不仅仅是闲聊,而是要介绍孩子的情况。
接下来,简单介绍了孩子的性格、小问题和特长爱好。如果孩子有优点,可以直接说出来,有问题也不必隐瞒老师,不要带入个人情感,保持客观。
这样一来,老师不仅对孩子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在遇到孩子的小问题时也能更顺利地处理。
“有效信息”指的是与老师的日常工作直接相关的信息。
如果你和孩子之间已经建立了某种快捷有效的沟通规则,可以直接告诉老师。
引导解决问题,而不是讨论问题
对于老师来说,每天要解决的教育问题数不胜数。
有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有的学习方法错误,有的思想观念不正确……
作为老师,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花时间去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比如,有一位幼升小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总是喜欢干扰其他同学上课,甚至会和同学打架。这个孩子的妈妈是这样告诉老师的:
这段话传达了三个意思:提前告知老师孩子的问题,让老师有心理准备;说明了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是孩子会打架,并且附上了原因,说明孩子本身并不是为了打架;还提供了参考,途径可以参考兴趣班的做法,如果老师有其他方法,家长愿意全力配合。
这样一来,老师不仅知道问题的起因和后果,还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向,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讨论,这就是引导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育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保持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孩子在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
你和老师之间的聊天方式和效果如何?让我们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