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路径怎么找(项目管理中的关键路径法)
CPM(Critical Path Method:关键路径法)是项目管理中最基本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概念,它上连着WBS(工作分解结构),下连着执行进度控制与监督。关键路径是项目计划中最长的路线。它决定了项目的总实耗时间。项目经理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那些优先等级最高的任务,确保它们准时完成,关键路径上的任何活动的推迟将使整个项目推迟。向关键路径要时间,向非关键路径要资源。所以在进行项目操作的时候确定关键路径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是指设计中从输入到输出经过的延时最长的逻辑路径。优化关键路径是一种提高设计工作速度的有效方法。一般地,从输入到输出的延时取决于信号所经过的延时最大路径,而与其他延时小的路径无关。在优化设计过程中关键路径法可以反复使用,直到不可能减少关键路径延时为止。EDA工具中综合器及设计分析器通常都提供关键路径的信息以便设计者改进设计,提高速度。
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找出关键路径,针对各个关键节点、关键活动,优先安排资源、解决关键问题、管控项目进度,提升项目成效。那么关键路径该如何寻找呢?关键路径法就是寻找关键路径、确定关键活动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关键路径法是一种常见于项目管理中,也称为动态网络图方法,可以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适用于有很多作业而且必须按时完成的项目。
对于售前咨询顾问或项目经理来说,关键路径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售前工作和项目管理。下面,我们就结合工作中的“方案呈现”环节来体会关键路径法的具体步骤。
为方便大家对关键路径法的理解,我们可以将“方案呈现”大致分为确认受众和期望(B)、确认交流目标(C)、确定策略与分工(D)、编写业务方案(E)、编写技术方案(F)、方案演示(G)。对于这个过程,关键路径法应用如下:
第一步:绘制网络图
网络图以节点标明事件,由箭头代表作业。这样可以对项目有一个整体概观。习惯上项目开始于左方终止于右方,设A为项目起始点,H为项目终止点。
第二步:标明持续时间
在每个活动处标出该项活动的持续时间T(本文中所设持续时间值只为方便大家理解,不代表真实情况,时间单位为天或者小时、周、月)
第三步:确定条件和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结束时间
从左面开始,计算每项作业的最早结束时间(EF)。该时间等于最早可能的开始时间(ES)加上该作业的持续时间。
第四步:得出项目所需总时间
当所有的计算都完成时,最后算出的时间就是完成整个项目所需要的时间。本案例中项目总时间即为7。
第五步:逆推最迟结束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
从右面开始,计算每项作业的最晚开始时间(LS)。该时间等于最晚可能的结束时间(LF)减去该作业的持续时间。
第六步:计算时差,确定关键路线
每项作业的最迟结束时间与最早结束时间,或者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额就是该作业的时差。如果某作业的时差为零,那么该作业就在关键路径上。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本案例中关键路径为:A-B-D-E-G-H。
小结
在关键路径法的应用中,我们主要关注两点:
一、确定关键路径,进而确定关键活动,有的放矢,高效进行资源分配和项目管理。
二、分析浮动时间(即时差),做好项目时间管控,避免出现项目延期等失误。
若浮动时间不为零,则代表活动执行中存在缓冲期,活动时间在缓冲期内波动不会影响项目整体周期。而当浮动时间变为零,即代表所有活动都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时间点完成,否则就会导致项目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