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简介主要内容(故事情节概括)
《傅雷家书》的作者是傅敏,书中主要的人物有傅雷、傅雷夫人、傅聪、傅敏。成书时间为1981年8月。《傅雷家书》是一本非常特殊的著作。它是傅雷思想的体现,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作品,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展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的无私关怀。
《傅雷家书》主要讲述了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两封家书。第一封家书是在儿子精神消沉的时候写的,第二封家书则是在儿子获得成功的时候写的。这两封家书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父爱。
傅雷老师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并且懂得如何教育他们。阅读全文,就像与傅雷老师进行对话一样,一个生动形象的傅雷出现在眼前,仿佛傅雷就是我的父亲,在谆谆教导我。对傅雷老师的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儿子的告诫,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儿子的深深爱意。在傅雷老师的家书中,我更加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度与先进。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了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写照,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自身修养的好书,更值得父母和孩子一同读。《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和儿子的深厚爱意。在信中,他首先强调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他强调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同样重要的是,他教导儿子在困境中不要气馁,在获得大奖时不要骄傲;傅雷还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做一个既有艺术才华,又有良好人格的艺术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做了有益的引导,指导儿子如何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和婚姻等问题,就像是一位良师益友一样提供建议。通过信中字里行间的言辞,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爱意、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崇高情感。
《傅雷家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傅雷和妻子通过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了两个儿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使他们先做人,后成为"家",这展示了孩子独立思考和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实践。傅雷夫妇成为中国父母的楷模。
以下是一些精彩的句子摘要:
1.待朋友不能这样马虎。生性并非薄情之人,行为上不必如此薄情,是最冤枉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就像一个本不调皮的人却耍起调皮来反而吃亏,这是一个道理。
2.人的寿命有限,精力也是有限的,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才能参与马拉松赛跑。
3.一个人太容易满足是不行的,太没有满足感而产生很多不现实的幻想也是不健全的。只有像傻瓜一样自己碰了钉子才回头反省,聪明人看到别人吃亏就学聪明了。
4.我所说的"希望",并不是指专业方面的培养,而是指人格的发展。所以我越来越认识到,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5.一个人只有敢于面对现实、面对错误,用理性思维分析和全面感受,才能避免被回忆侵蚀。
6.要把这些事情看作心灵的灰烬,当面对的时候当然会产生感动,但不要让自己受到太深的伤害,而像对待一片古战场一样存有缅怀之心。
7.一般的孩子在家自学时都会犯一个大毛病:对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不够热情。
8.我一直认为手的紧张与整个身心有关,在行动上不要把"手"孤立起来。
9.我相信艺术家不会进步,不会发展,不会深入,除非他们内心存在矛盾。矛盾正是生命蓬勃发展的明证。
10.既然你意识到责任的重大,就应该极力珍惜精神的宝贵。
11.时刻要承认自己是个笨蛋,不怕做傻事。这样才不会期望太多,稍有进步就不会紧张。
12.一个人往往不懂得珍惜手头的东西(无论是机会、环境还是任何珍贵的东西),直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这是常有的情况,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是人之常情而宽恕这种愚蠢。应该改变这种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