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怎么念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0-31 10:27:01 浏览量:0

吐谷浑汉语拼音是,土,读tu,一声,谷,读yu,四声,多音字,浑,读hun,二声。吐谷浑是隋唐时期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跟突厥,回鹘一样,经过长时间发展慢慢的建立政权,后来为了抢夺资源财富,扩大领地,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大唐帝国没少打仗,可是最后都被盛唐消灭,泯然众人矣。

吐谷浑 读音:tǔ yù hún

吐谷浑,亦称吐浑,西北游牧民族慕容吐谷浑所建国名,西晋到唐朝时期存在

内蒙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发源于内蒙的西拉木伦河(今内蒙古赤峰市)。

位于祁连山脉和青海的黄河上游谷地以及凉州的一个独立国家。

西晋末期,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陇上(河西),建立国家。

其孙叶延,以祖名为族名、国号。

南朝称之为河南国;西北各族称之为阿柴虏或野虏。

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与南北朝各国都有友好关系。

隋朝与之联姻。

被唐朝征服,加封青海王,慕容诺曷钵为最后一位国君。

武周时期,吐谷浑一千四百帐均归属武周。

在公元五世纪至七世纪初,吐谷浑所据之青海地区事实上成了中西交通的中心之一,联系着中国与漠北、西域、**高原、印度等地的交往。

特别是在北方因战乱、分裂使河西走廊道路受阻的情况下,穿越吐谷浑的交通路线担当了替代角色,延续着中西交通、丝绸之路的命脉。

吐谷浑(汉语拼音:tū yù hún),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一个古代国家。

唐后期五代又称之为退浑。隋代,其游牧范围“自西平临羌城(今青海湟源县东南) 吐谷浑玑墓志以西,且末(治新疆今县)以东,祁连(今祁连山)以南,雪山(今昆仑山和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以北,东西四千里, 南北二千里”, 都城伏俟城在青海(今湖)西45里。

吐谷浑的读音是[ tǔ yù hún ],“谷”yù,四音,原来只是一个人名,后来又演变成西北一个民族的名字,最后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名字,固在吐谷浑存在的时间里,也就成了这个民族的名字。吐谷浑为什么读yu,这就没法说了,因为人家的名就叫吐谷浑。

吐谷浑是内蒙鲜卑慕容氏单于慕容涉归的一位族长,原名“吐谷浑”。四世纪左右,慕容涉归在吐谷浑掌管着1700多户人(这些人成为后来全国“吐谷浑”的核心力量)。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商务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