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姨娘叫嫡女什么称呼(古代嫡女庶女规矩)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0-31 00:56:13 浏览量:0

在古代,女孩的生活范围仅限于内宅,因此母亲在家中的地位决定了女儿的地位。有人认为,同一个父亲所生的女孩,除了嫡女就是庶女,但这种说法并不正确。顾名思义,嫡女是指嫡妻所生的女儿,但实际上只要记在嫡妻名下的都是嫡女。而庶女则是除了嫡女之外,被承认的所有女儿。嫡女是正妻所生的女儿,庶女则是妾所生的女儿。类比于皇室,嫡女是皇后所生的,庶女则是妃嫔所生。大户人家对于嫡女和庶女的教养大多相同,但二者的身份地位是有本质差别的。这一点可以从她们出嫁的人家看出来。

古代,比如春秋战国和汉代等时期,庶出子女可能成为奴隶或婢女,甚至无法得到家族的承认,多随母姓,充当嫡出子女的奴仆。汉代长平侯卫青就是随母姓的例子,卫青是卫媪和郑季私通所生,身份上还不如庶子,被郑季当做奴仆使唤,直至后来凭着姐姐卫子夫才出了头。冠军侯霍去病也有类似的经历。嫡子和庶子的区别都如此之大,更何况是庶女呢。

就嫁人而言:嫡女一般都比庶女更有名气,一般来说,庶女再漂亮,也不会比嫡女更出名。嫡女可能嫁给富家公子,而庶女则必须努力嫁入好人家,达官贵人家的庶女可能会嫁给比较好的人家,而一般人家的庶女,比如富商、员外家的庶女,大多嫁给别人家做小妾。嫡女与庶女来说,嫡系通常母族势力较强大,她们的婚嫁主要受到母亲家族的影响,而庶女只能依附于主母,获得一份好的婚姻。

从地位来看,嫡女会受到万人吹捧、万人羡慕,在整个城里会非常出名,而庶女会被人鄙视为小妾的女儿,从而感到自卑。嫡女和庶女地位上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在魏晋媵制消失之前,庶姐妹、庶堂姐妹和庶侄女要随嫡小姐一起出嫁做媵,实际上就是为了给小姐的丈夫做妾,以达到控制男方血脉的目的。比如在春秋时期,齐灵公娶于鲁,正妻颜懿姬无子,而侄融升姬却生了太子光。嫡庶的尊卑有别,自古以来,男人有三妻四妾之分,不同地位的妻妾造就了子女地位的不同,妻的子女为嫡女和嫡子,妾的子女为庶出。在《红楼梦》中,探春是赵姨娘所生,但她从来不称赵姨娘为母亲,甚至有些回避与她的关系,她极力避免与亲生母亲有任何瓜葛,以显示自己的尊贵,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只有庶出的女儿才会有。古代人们重男轻女,对庶女更是不重视。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商务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