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刘方平的诗作月夜诗作反映的节气是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0-31 08:54:37
浏览量:2
1、唐代诗人刘方平的诗作《月夜》反映的节气是惊蛰。
2、原文月夜 【作者】刘方平 【朝代】唐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3、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惊蛰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2《月夜》《月夜》唐代: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译文及注释译文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北斗星横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斜。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惊蛰前后。"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意思是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靠前次穿透绿色窗纱。月夜刘方平 〔唐代〕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上一篇:有关花店的广告语有哪些
下一篇:小羊怎么画简单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