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0-31 03:38:08
浏览量:0
答:也字在古代是指“又”、“并且”的意思。
在古代汉语中,“也”既可以做笔画书写,也可以口头表达。该字与“亦”、“又”、“且”等词同义,用于连接并列的事物或句子,表示另一个事物或情况也同样适用。例如:“他不仅聪明,也很勤奋”、“这个房间不但宽敞,而且采光很好”。也 yě语气(1)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3)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4) 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也在古代文言文中不译。也可以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判断、表陈述或解释、表语气停顿;也还可以用于句末,表判断、感叹等。1、用作语气助词,表示判断。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释义:舜帝,是冀州人士。2、用作语气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古文出处: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此画果真邪?幻也?」释义:这是画出来的吗?好像假的吧?3、用作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的语气。古文出处: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释义: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4、用作语气助词,用来引起下文。古文出处:春秋·左丘明:「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释义:郑国大夫子产参与执政,选择贤能的人来任用他。5、用作语气助词,数事并举而论时用。古文出处:先秦·戴圣《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释义: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6、用作语气助词,置于句中,以调整音节语气。古文出处:先秦·戴圣《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释义: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上一篇:慑力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篇:深圳市牛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