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形而上学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0-31 18:24:06
浏览量:4
形而上学:哲学名词.是脱离感知经验,而主观臆断地去考察事物,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例子: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的观点就是片面静止的看事物的观点。因为,社会主义可以搞计划经济,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还可以搞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形而上学也用来指和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人(明治时期)井上哲次郎由"metaphysic"翻译而来。 形而上学也叫“靠前哲学”,如笛卡儿的《靠前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 靠前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 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 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