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译文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0-31 14:02:20 浏览量:0

父子间要有骨肉之亲,君臣间要有礼义之道,夫妻间要挚爱又要有内外之别,老少间要有长幼之序,朋友间要有诚信之德。这就是“五教”的纲目。

圣人尧舜让司徒契教化百姓的就是这“五教”,学子要学的也就是这“五教”。

广博地学习,审慎地发问,谨慎地思考,明晰地分辨,诚实地践行。

这就是学习的顺序。

学、问、思、辨,这是为了探究道理的。要诚实地践行,就要知道修身、处事、接物的原则。

说话忠诚信实,行为笃厚恭敬;惩戒忿愤,抑止情欲;见善便学,有过则改。

这是修身的原则.以礼义端正自己,不去追求物质利益;努力张扬阐明天下之大道,不去计较个人得失。

这是处事的原则。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再让别人去做;自己做事来达到目的,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是接物的原则。我私下里关注古代圣哲教人读书学习,无非是为了使人明白礼义道理,修养身心,然后推己及人,并不是为了记览词章,沽名钓誉,追求利禄。

令天的一些学子,违背了圣者的教导。

圣哲教育人的法则,在经典中都有记载,有志向的人,当熟读精思,审问明辨。

如果知道这是自然之理,必须以此约束自己,那就何必要等他人立下规矩,才依此去做呢?近世学堂虽有规则,但很不够,并未符合圣哲的意图。所以,本书院另立学规。

将圣哲教人读书求学的根本原则,分条列出贴在门楣上,请诸位学子共同研读,遵守执行,并约束自身.只有严格要求,才会有所戒惧.希望大家牢牢记住。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商务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