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0-31 13:06:25 浏览量:1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体例最全、内容最丰富的一部文献总集。它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历经3个朝代的努力编修、补遗,到清朝康熙时期完成整理,共收录了二千多部书、三亿多字的文献资料,并由此构成了一套包罗万象、涵盖历史、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内容的文献体系。四库全书的编撰精神是“凡所读者必录之,凡所录者必真之”,对史料的选订、复制、整理、刊刻等方面,堪称中国的文化瑰宝。作为中国现存的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四库全书被誉为“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百科全书”,具有举世无双的价值与意义。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典图书中规模和内涵都非常丰富的一部辑成型的大型文献汇编。它是清朝年间所编纂的,全书收录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大量文献、典籍、史书以及大量的百科全书的内容。整部书共计七百四十四本,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政治等多个领域。从图书内容的策划到版式设计都充满了功夫,放在当时是文献编辑学领域的顶峰之一。四库全书的出现,在当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保护、研究以及文化遗产的传承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保护体现之一。在今天,古书和学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四库全书依然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

四库全书是明代孙星衍等人编纂的中国古代文献大全,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收录了从汉朝到明朝前期各类著作31020种、学术资料60000余种,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规模的书库,对于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四库全书》,丛书名。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始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内容极为广泛,在一定程度上起保存和整理文献的作用。但其编纂目的,在于宣扬有利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图书,对不利于封建统治的著作,多实施抽毁和窜改,以至排斥不录,并加禁毁。全书缮写七部,分藏文渊、文源、文津、文宗、文汇、文溯、文澜七阁。文汇,文宗都毁于战火;文源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所藏亦多散失,经补抄得全。1934年,商务印书馆选印二百三十二种,名《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商务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