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不厌的意思是什么解释(一般形容什么)
不要误读“相看两不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所有的鸟儿都高飞远去,唯有一个孤独的云归于闲适。
它们相互对视了又对视,只有敬亭山在旁边。
这是李白描写处世孤独的佳作之一。这首诗是诗人独自在敬亭山上游览时的感受,他将敬亭山拟人化,描写得非常生动有趣。但是古代和现代的学者对“相看两不厌”的解读都存在误解。现在看两个有代表性的翻译:
翻译1:山中的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了。我和敬亭山相互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只有敬亭山才能理解我。
翻译2:群鸟高飞没有留下任何踪影,孤独的云自由地飘散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唯独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这两个误解的共同点是:“相看”被解释为诗人和敬亭山相互对视。但事实上,仔细阅读和思考李白吟诗的环境,就会发现这样的解读是错误的。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这样的:
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孤独的云也离去自由自在。我和敬亭山一起观赏着飞鸟和孤独的云,一点都不厌烦。
“相看”不是相互看,而是一起看。
敬亭山(网络宣传图片)
敬亭山是什么山?它是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北郊的一座孤山,最高海拔只有300多米,不是高耸的山峦,也不是连绵起伏的山群。李白一个人独自坐在敬亭山上,怎么能与之相对对视、互相看呢?“相看”只能是一起看,敬亭山陪着李白看飞鸟和孤独的云。没有别的人陪伴李白,只有敬亭山在身旁。
敬亭山(网络宣传图片)
再说“两不厌”。不是我和敬亭山互相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而是我和敬亭山同时看着飞鸟和孤独的云“两不厌”。这和他写的《月下独酌》类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实,只有李白一个人。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应该是相互关联的:李白看飞鸟和孤独的云不会觉得厌烦,敬亭山也看飞鸟和孤独的云不会觉得厌烦,即“两不厌”。类似于互相关联的:“将军们百战身亡,壮士们十年才能回家。”这句话容易误解,不是将军们都战死了,而是将军们和壮士们都经历了多次战斗,有些人还活着,有些人牺牲了,需要十年、八年才能回家。
阅读古诗不能只看现代汉语的字面意思,还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汉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