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主要故事情节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0-31 12:32:58
浏览量:1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靠前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4年)的历史,涵盖了约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中有许多经典故事,如下:1、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为了报仇吴国,每天睡在柴火上,嘴里嚼着苦胆,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后来用“卧薪尝胆”比喻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刻苦自励。2、破釜沉舟:项羽率军渡过乌江后,下令沉船破锅烧营寨,只留三日粮食,表示决心与秦军死战,不留退路。后来用“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3、鸿门宴:刘邦入关后,在鸿门宴上遭到项羽的暗***企图,差点丧命。后来用“鸿门宴”比喻敌人设下的圈套或陷阱。4、纸上谈兵:赵括自幼学习兵法,自以为精通战略战术,但实际上没有实战经验。他替代廉颇出征秦国,结果被秦军围困而死。后来用“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5、狡兔三窟:孟尝君为了避免被秦国追***,常常隐居在不同的地方。他说:“狡兔有三窟,才能保全性命。”后来用“狡兔三窟”比喻有多个退路或藏身之处。6、指鹿为马:秦二世时期,赵高想要篡位,就先试探朝臣的忠诚度。他把一头鹿带到宫中,对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有些朝臣敢于反驳他,有些则顺从他或沉默不语。后来用“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7、四面楚歌:项羽围困刘邦于垓下时,命令士兵高唱楚国的歌曲,意图打击刘邦的士气。刘邦却不惧反笑,并鼓励士兵奋勇作战。后来用“四面楚歌”比喻处境孤立危急,四面受敌。8、负荆请罪:赵国将领廉颇和蔺相如都有大功于国,但廉颇嫉妒蔺相如的地位,常常侮辱他。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不与廉颇争执,处处退让。廉颇后来知道了蔺相如的心意,感到惭愧,就赤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的家中请罪。后来用“负荆请罪”比喻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9、一言九鼎:吕不韦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和权势,编纂了《吕氏春秋》,并悬赏千金,任何人能增删其中一字的,就给予奖励。结果无人敢动其一字。后来用“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10、约法三章:刘邦起兵反秦时,为了安抚百姓和士兵,只制定了三条简单的法律:***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的法律都取消了。后来用“约法三章”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史记》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上一篇:腌豆腐的做法 腌豆腐怎样做法
下一篇:感化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