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哪些人死后称卒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0-31 12:18:59
浏览量:3
古代士大夫阶层以及一些有名望的人死后称为“卒”。
卒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缝好了线的衣服。本义指完成、终结,由此引申为死亡。古文“卒”字显示在衣服的下摆有一横,表示将衣服底下扎紧,这就是为了让穿上衣服的死者的灵魂不外泄。所以“卒”字表示死亡的意义,就源于周代人们为死者举行“袭尸”,即用厚厚的丝绸衣服包裹尸体的仪式。【卒】“卒”最早见于商朝的甲骨文,其本意为完成、终结,后引申为死亡。“卒”在古代称大夫的死亡,《礼·曲礼》云:“大夫死曰卒。”有时也称诸侯的死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这里表示诸侯的死。唐朝以后“卒”字的使用对象更为普遍了,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里有这样的描述:“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这里的“卒”泛指死亡。后卒是古代指大夫和官员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出自《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下一篇:如何做新时代青年